首頁 > 正心焦點 > 採訪新聞
採訪新聞

健全不動產市場 產官學齊獻策

工商時報
2016-10-12


臺中市不動產聯盟協會上周五(22日)在逢甲大學,舉辦第8屆「大臺中2016不動產高峰論壇」。


         總統大選後,台灣首位女總統蔡英文,即將在5月20日上任,未來新政府房地產政策,及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重大建設議題,將攸關大臺中房地產業發展前景。在此之際,臺中市不動產聯盟協會上周五(22日)在逢甲大學,舉辦第8屆「大臺中2016不動產高峰論壇」,藉由產官學齊聚一堂,共同為房地合一稅後,如何健全房市,提出建言及獻策。


大臺中2016不動產高峰論壇

主辦單位代表:臺中市不動產聯盟協會理事長李嘉嬴、創會理事長黃昭閔、名譽理事長林金雄

一、專題演講/大臺中區域計畫與城市治理:臺中市長林佳龍

二、論壇議題:房地合一稅後,如何健全房市

主持人: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主任陳建元

主講人:戴德梁行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顏炳立

主講人: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


臺中市長林佳龍:均衡城鄉 整併都市計畫


         天氣這麼冷,不動產又進入景氣寒冬,怎樣能夠帶來希望,是大家期待的。總統與立委選舉,剛選完,政治上比較穩定,未來中央與地方合作,也應該更順暢;另立法院剛通過國土計畫法,臺中市也差不多整合好了區域計畫,我在此暢談過去一年來的臺中城市治理。


         臺中市是台灣正在崛起的城市,臺中市去年度增加約2萬人。其中,移入人口1.4萬多人,自然增長人口約5,000多人,一個都市人口增加,是很重要的「人口紅利」。我認為,臺中市城市升格後,將面對兩個很重大的挑戰,一、是原市區空心化;二、原縣區邊緣化的危機,這兩個危機若能整合好,就是轉機,其解答的聯立方程式,不再個別去做一些點的建設,而是要有更宏觀城鄉均衡發展大戰略,這必須反映在我們的區域與都市計畫裡面。


         我倡議的中臺灣區域治理,從中彰投三縣市,現在又加入苗栗縣,去年共有39項合作項目,苗栗加進來,四個首長會議又增加15項合作項目,總計54項。我打算打造台中成為生活首都,及創意城市,而包括區域計畫,及奠定基礎工程,這是我現在最該做的兩件事,將優先做好。


         「大臺中123」願景,針對大臺中的架構,希望反映在區域與都市計畫,一年來,把我過去的願景,變成政策指導網綱領。大臺中123,就是一條山手線、兩大海空港,及三個副都心─豐原山城、海線雙港,及烏日彰化,構成Triangle」的副都心。 至於臺中的市區,從舊的中區,擴大到新的重劃區,形成「新舊雙核心」,像日月一樣,照亮大臺中的發展。


         大臺中123的發展戰略,將以交通運輸為導向發展(TOD)戰略,臺中一定要有一個以軌道運輸是核心的場站開發,加上週邊土地利用,可讓城鄉關係呈均衡性的發展。


         臺中市共有32個都市計畫,還有非都市的土地,市府將以交通帶動區域均衡發展,透過車流、人物、物流及金流,藉以縮短城鄉差距。市府做大臺中規畫之後,初步會整合成10個都市計畫,未來慢慢再整合4~5個區域來發展,全案整合進度已差不多,可送交內政部審議。


臺中市不動產聯盟協會理事長李嘉嬴:減少干預 回歸市場機制


         2016大臺中不動產論壇,為結合產官學界,自2008年迄今,每年舉辦大臺中地區不動產指標性活動,藉以回顧一年來的不動產相關交易、法規,及稅制等變動概況,並展望新年度不動產發展的趨勢。


         2015年臺灣不動產市場,呈現疲弱狀態,成交量大幅萎縮,創2001年網路泡沫以來的新低,主要導因於國內不動產經歷房地稅制改革與政策打壓,尤以房地合一稅施行,最具殺傷力,加上總統大選等不確定因素,致使購屋者觀望氣氛濃厚。


         縱因房地產合一稅制效應,已於2015年12月單月六都總移轉量年增56%,仍難挽救房市低迷的現況。


         展望2016年資產稅制的重大變革,首先,元旦以後,取得不動產適用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新制;其次,廢了證所稅,買賣股票賺的錢,不課所得稅了;第三,不動產持有稅大漲。


         換言之,2016年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新制實施後,不動產因交易移轉須負擔稅賦驟增,加上公告地價調漲,不動產持有成本,亦隨即增加,形成實質加稅。長期以來,不動產合法節稅規劃的方式,被全盤推翻,讓不動產稅制產生了重大變革。另法務部欲將《不動產經紀業及地政士納入洗錢防制法規範》,亦將令已進入寒冬的不動產市場,更是雪上加霜。


         2016年元月16日,民進黨主席蔡英文,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位女總統,強勢翻轉藍綠政治版圖,然隨即必須面對千瘡百孔的經濟困境與挑戰。例如,股市與油價雙跌,房市持續疲弱、產業結構調整、經濟區域整合、內需發展及提高實質薪資等問題,將肩負著台灣人民沈重期待,實屬任重道遠。


         然而,低迷已久的房市,是否可因選後政局穩定,不確定因素排除而漸趨健全,我們期許完全執政的「小英」政府,對不動產市場能減少政策性干預,及健全不動產相關法令增修訂,讓不動產交易回歸自由市場機制,進一步寬鬆房貸,並提高首購與青年貸款成數及利率協助等,襄助房市回溫,讓不動產回歸自由、正常、合理交易,台灣房市健全,將指日可待。


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主任陳建元:交易無量 一線人員受傷


          做為主持人的好處,就是做紀錄,綜合顏炳立與花敬群的報告,有幾個認同點,不動產市場寒冬會來,但是,交易沒有量,價格卻不跌,造成第一線人員,包括代書,及仲介經紀部分,受到傷害。


         另從政策看來,央行總裁彭淮南,已降低利率,及撤除選擇性信用管制,相對來說,是幫賣方支持房市,因此,房市在沒有量之下,房價也不會崩盤。誠如顏炳立所說,「等量、等量,及等春風!」。


         再從花敬群的講詞,認為不動產部門過度澎脹,並覺得不應該再澎脹,但從業人員減少,是實實在在的事。花敬群建議包括房仲的經紀業,及地政界,不要再搞這些開發,應擴大新的藍海市場,來吸納這些可能下崗的人。


         但是,做社會住宅的建築服務業,我預測價格不好,物業管理業的服務價格,也不好,要從擴張性市場,來吸納下崗工人,會不會有遠水救不了近火呢?所以,我拋磚引玉提出這兩個問題,來共同討論。


戴德梁行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顏炳立:廢稅救市 朝向單一稅制


         2016年房市預測,「蛋黃區的價格下修,蛋白區的產品滿街跑」,中央銀行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,及兩次降息,央行說,沒有打房,是健全房市,且學者喜歡用健全房市,來包裝打房的事實。我認為,政府應該要鬆綁包括選擇性信用管制、限貸、寬限期,及貸款成數,並用「大戶跑光、散戶死光、中實戶已中風,沒買氣」,來形容這波房市的慘狀。


         2016年房市政策,已讓市場降溫,有能力的人,不買,想買的人,沒有能力;甚至房市已出現這種市況,預售屋,賣新成屋的價格,新成屋就套牢;中古屋賣新成屋價格,就會賣不掉,預售市場賣不好,土地價格就得降低。 目前已有中小型建商,擋不住了房市寒冬的衝擊,要賣土地,所以,政府根本就是以稅收名義,行「掠奪有錢人資產」之實。


         房地合一稅,像大海中的流刺網,台灣投資市場,就掛了。外資現在進來,都選擇投資開發型產品,不會選擇收益型產品,因為台灣房價那麼高,投報率太低,只有2%,所以,沒有人會買收益型產品。


         民眾買房,在漲時買到,看是高價,但因房市漲勢關係,回頭看,買到低價;但房價到頂時,政府用稅打壓,買氣急降,成交量縮,民眾跌時買到,看是低價,因跌勢關係,回頭看,買到高價,所以,2016年臺灣房市預測,價格不降,量就不會出來。


         2016年商用不動產的投資要訣,就是「挑、等、看收益」,房市蛋黃區的商用產品收益率2.8~3%、蛋白區的商用產品收益率3.3~3.6%;蛋黃區土地價會再下跌10%,量會再縮。台灣商用產品成交量再縮20%,去年度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770億元,扣除新光三越A8館的270億元,整個商用市場只剩下500億元。


         我認為,政府用政策打房,就要用政策來救,政府希望抑制房價,卻扼殺交易量,更抽不到稅,也沒得到公平正義效果,真是得不償失。


         房子與商品一樣,有價格高低,不能因為有些人買不起,就全面性的打房。所以,我認為,健全房市,要先談修法,廢稅救市,且稅制應朝單一稅,及簡明扼要,來抑制短期炒作,鼓勵長期投資。


         新政府上台後,要提出活絡房市成交量的政策,一旦有成交量,包括建築業、仲介、家具業及銀行業者都能活下來,讓買房與房屋持有者,都有信心。我認為,對於不合時宜,及抑制經濟投資發展的稅制,政府要檢討;另對於投資市場不友善的稅法,要取消,包括廢除選擇性信用管制、限貸、取消寬限期,延長貸款期限,來刺激買氣。


         我呼籲要停止政策凌遲市場,不要過度干涉市場,當官員是短暫,但訂下制度與政策,對房市影響是長久的,不要以少數民粹或理論治國。我反問,仇富,會讓台灣富起來嗎?重稅,能讓台灣經濟動起來嗎?尤其,無知、偏執的政策,是台灣房地產市場最大的風險。沒量就沒稅,建議政府乾脆廢稅救市,結束凌遲。


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:實價課稅 實施進度落後


         台灣共有1,000萬戶的房子,希望從「存量」角度,來思考房地產業的未來,不希望以市場交易價格的漲跌,或交易量的增減,來當作思考房地產政策的核心。


         房地合一稅為何有第一年稅率45%或第二年稅率的35%,其稅率比較高,主要是要配合奢侈稅退場機制做轉換。


         如果奢侈稅今年1月1日不退場,當房市景氣已明顯向下走,過去1、2年買不動產,要出售斷頭時,還要被課奢侈稅,將衍生銀行的壞帳或斷頭現象,會更嚴重。我認為,奢侈稅今年1月1日退場時間點的拿捏,非常漂亮。


         房地合一稅主要影響對象,是外國人及建設公司。建商未來交易過程,要按照實際獲利課稅,過去,建商把土地交易價格,灌水到9成;另1成放在房子交易。因課土增稅後,建商繳納營所稅與營業稅,都剩下一點點,所以,上市櫃建商所繳納的實質稅率,比上市櫃其他行業低很多。


         這個調整背後的意義,就是要建商未來與其他公司一樣繳稅,而不是加重很多的稅。我個人直覺,新制的房地合一稅率,比舊制,來得輕,我跟建商說,不要再講重稅時代來臨,若建商越說重稅,越沒有人會來買房子,為何自己要唱衰市場,讓自己的房子賣不掉。


         舊制稅率,可併入綜合所得稅,最高稅率達45%;新制稅率,在正常狀況下,稅率分別為20%(持有滿2年、未滿10年出售者)及15%(持有滿10年以上出售者),說不定明、後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,會有人吵著要適用新制。房屋賣掉出現虧損時,新制不用繳稅,但舊制,依據房屋交易所得徵收率,仍應課稅;若小賺,賣屋賺錢低於117萬元,舊制比較便宜;若大賺,綜合所得淨額235萬元以上,舊制較不利。舊制,賣房屋虧損,還要納稅,且牽扯到土地增值稅,民眾辦理產權移轉登記時,明明已含著眼淚虧錢了,還要繳納土增稅。


         至於房地合一的新制,賣房子虧錢,不用繳房地合一稅,但仍要繳納土地增值稅,房地合一稅與土增稅,未來還要面對整合成「單一稅率」的問題。


         賣屋賺錢,被課徵20%的稅,民眾還不至於覺得痛,但政府可得到一定的稅收,但若課稅超過20%,被課稅的民眾覺得太重,就會有閉鎖效果,但課徵稅率太低,政府課稅就太少。


         至於實價課稅,本來就是對的事、該要做的事,但台灣實施動作,已落後了,要追上。


         我當時向民進黨主席蔡英文,規劃不動產稅改,提出三個原則,包括實價課稅、自用輕稅與合理漸進,並強調,沒有人會抱著「打房」心情,在規劃不動產政策或稅制。

(文/劉朱松)